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 
打通港口进出口危险品安全监管链条
来源: 江苏海事      时间:2023-07-09 18:31:05

夏季高温来袭


(资料图片)

易燃易爆等危险化学品事故风险大

危险品谎报瞒报更要不得

为避免悲剧发生

各行业必须高度警惕、发挥合力

案例一

7月1日上午10时30分左右,江西贵溪一新材料有限公司发生硅油着火引发火情。当地相关部门接警后立即前往处置,目前,消防正在全力灭火,火势可控,人员及周边厂区人员已全部撤离,目前无人员伤亡,起火原因正在调查中。后续情况待续报。

案例二

6月21日20时40分许,银川市兴庆区民族南街富洋烧烤店操作间液化石油气(液化气罐)泄漏引发爆炸,造成38人伤亡,其中31人死亡,7人受伤。

案例三

5月30日17时16分许,浙江台州一化工厂车间发生火情,现场浓烟滚滚,不时有爆炸声传出,当地相关部门接警后立即赶赴现场处置,经过紧张的补救,明火被扑灭,现场无人员伤亡。

案例四

5月1日8时36分许,山东聊城一化工双氧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1号双氧水装置发生爆炸,事故造成9人死亡,1人受伤,1人失联。

为什么危险化学品火灾 常发生在高温季节?

夏季气温升高使危险化学品体积压力增大化

危险化学品中易燃液体的膨胀系数普遍较大,储存在密闭容器中,受热后体积膨胀,同时蒸气压增加,使容器内部压力增大。若超过了容器所能承受的压力,就会造成容器故障,甚至破裂。液体膨胀超过其容量就会外溢,若是气体膨胀就有爆炸的危险。

夏季气温升高使液体的蒸发速度加快

温度越高,易燃液体蒸发越快,液面上蒸气浓度就越高,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的可能性就越大,火灾爆炸危险性就越大。因此,当环境温度超过易燃液体的沸点时,就容易发生危险。

夏季气温升高加速氧化分解和增加自燃风险

受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许多危险化学品受热后容易分解,释放出氧气甚至氧原子,使其它物质氧化,同时释放大量的热。如果通风不良,热量积聚不散,致使温度升高,又会加快氧化速度,产生更多的热量,促使温度继续升高。当温度达到物质的自燃点时就会自燃起火。

如何打通港口危险品安全监管链条?

7月5日,镇江海关、镇江市交通运输局、镇江市应急管理局、镇江海事局联合召开“镇江市进出口危险品安全监管联动工作会议”,共同议定《镇江市进出口危险品监管联动工作方案》,着力加强镇江市进出口危险品安全监管,做好进出口危险品谎报瞒报行为联合惩戒。

镇江市进出口危险品监管联动机制的建立,是镇江海关、镇江市交通运输局、镇江市应急管理局、镇江海事局四家单位经过多次协商共同成立的。

为加强联动工作组织领导,统筹推进工作开展,四家单位由分管局领导、相关科室负责人成立联动工作组,依托工作例会、信息通报等方式开展常态化联络沟通及应急处置培训。联动机制确定了五个方面的合作内容:

加强信息共享

四家单位根据需求积极提供掌握信息数据线索,保障镇江市辖区进出口危险品货物信息、审批信息、监控信息、安全信息等有效共享。

开展信息通报

各单位在实际监管工作中,对发现的风险隐患和违法违规线索及时向其他相关部门通报,收到通报信息后及时依法依规开展核查、按时反馈。

开展执法互助

各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对进出口危险品实施安全监管,其他部门依照相关规定开展执法互助,提供必要的协助和技术支持,对监管联动中发现的安全生产问题依法进行处置。

建立联合会商机制

定期通报危险品安全监管工作动态和推进情况,对突发、疑难、重大等问题,采取“一事一议”邀请专家会商,推动问题解决。

加强业务培训

结合会商会议、信息通报等方式,联动工作组开展常态化危险品安全监管、应急处置知识培训。在自主举办的危险品安全管理培训中邀请其他部门参加,共同提升业务监管水平。

镇江海事局

将持续加强与镇江海关、镇江市交通运输局、镇江市应急管理局等相关部门的协同联系,轮流牵头组织开展执法互助、协商会议,保持密切关系,提高沟通效率,确保联动机制有效运行、发挥实效,为镇江市危险品安全监管形势做出贡献。

夏季高温危险品作业安全提示

1、危险货物水路运输企业要落实江苏省地方标准《船舶载运散装液体危险货物作业条件及要求》(DB/T 4125—2021)要求,提升到港散装液体危险货物船舶安全技术条件。

2、危化品码头(货主)要落实好主体责任,推动行业自我管理水平提升,充分发挥危化品船舶码头(货主)高质量选船机制运行成效,有效促进危化品船舶技术状况改善、危化品航运公司管理水平提高。

3、危化品码头等相关企业在日预报最高气温达35℃以上的高温天气,当日10:00时至16:00时暂停闭杯闪点低于28℃的散装油类和散装化学品装卸作业;当出现雷电天气或现场风力达到7级及以上,应暂停散装液体危险货物装卸、船舶洗舱、油污水接收、供受油等作业。

信息来源 | 镇江海事

供  稿 | 刘洋洋

编  辑 | 王   雯

审  核 | 贾亚伯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