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几天特斯拉CEO马斯克到访中国,开启了中国之旅。
很显然,马斯克需要扛住美国政府的压力,因为美国一直都希望与中国脱钩,通过芯片法案,削减通胀法案等方式吸引美企撤离中国,回流美国。
但是马斯克很现实知道中国市场对于它的重大意义。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不仅仅马斯克,本周之内还有一大批的外企高管将到访中国,包括摩根大通星巴克,等美国企业的CEO,也包括来自欧洲的LVMH集团CEO。
有一点值得我们深思,到底这些著名国际企业看到了一些什么,是咱们中国老百姓忽略了的呢?
是什么让他们有动力与美国政府对着干呢?
经过漫长的三年抗疫,现在生活终于恢复了正常,但大家总觉得经济还没有恢复正常,甚至,大家都担心通缩的问题。
这几个月,一直有人提出和阐述了中国经济具有“通缩问题”。
通过4月份的CPI等各项经济数据来看,真有这个可能。
观察4月份CPI数据(包含31个省份),有7个省市CPI呈现负数,这其中甚至包括上海。
再看全国4月份CPI,上涨幅度仅为0.1%,涨幅大幅回落,这一数据成为2年以来的最低记录。
除此之外,负增长现象同样出现在信贷方面。
贷款减少了,这也造就了一个新的问题:居民消费信心降低,购房意愿并未回暖,房地产存在着严峻的现状。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这些外企掀起今年以来的第2轮访华潮呢?
其实说起来也很简单,因为欧美的情况更糟糕。
过去我们曾经多次的分析过美国的经济情况,今天我们再来看一下欧洲的情况,以欧洲的火车头德国经济情况作为例子进行分析,我们就会发现,欧洲的经济也已经深陷衰退的边缘。
现在,德国最显著的就是个人支出的下降。
通胀率为5.3%,创30年来最高纪录,而且工资涨幅远不及价格涨幅,这使得德国人的购买力和消费欲望都急剧降低。而且,由于担心将来的经济前景,德国人更喜欢多存少花。
数据显示,德国人的储蓄率在去年四季度达到创纪录的23.8%,而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一季度的个人消费减少了1.4%,这是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最大影响。
通胀不但削弱了消费者与投资者的购买能力与信心,而且使德国政府在政策上陷入更大的两难境地。
这不仅仅是德国的问题,也是整个欧洲的问题,甚至是整个欧美西方国家的通病。
因此海外的企业巨头迫于无奈,又一次将目光聚焦在中国。
我们担心中国的经济情况有问题,但是在这些巨头看来,现在正是最好的抄底时间。
这从四月份的出口量激增,可以看出来。
很多人都以为,我们现在的出口全部是像衣服和日常生活用品这样的劳动力密集的商品。
其实,中国从一到四月份,中国的汽车出口量猛然增长了89.2%。
这表明,中国的制造业和出口能力结构,已从以往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转向了相对高端的机电产品,不仅实现了出口的快速增长,而且国内的独立性也在不断增强。
而在这些行业中,汽车行业的发展,无疑是最好的。
现在,许多人并未感觉到经济恢复加速,实际上是因为存在着至少一个季度的时间差。
但现在的形势是很清楚的,中国经济的总体发展势头是没有任何疑问的,蜂拥而至的外企,他们的眼光不会错。
PS:第一时间送上最新消息,如果觉得文中资讯和观点对您有帮助——
——请给本文点上“关注”!
下一篇:最后一页
5月18日,记者在郑州市区的多家商超看到,除了商超大门外,商场内部不同楼层、柜台、餐饮店等区域入口处也都张贴了场所码。消费者扫码进入
5月17日,河南省南阳市博物馆,游客在观看春秋时期的青铜壶。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河南省南阳市多家博物馆开展线上线下活动,让游客感受
一条渠,绵延千里北上,滋润人间心田。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从此,甘甜可口的长江水奔腾不息地流经1432公里,流进千
5月14日下午,在上海疫情防控一线奋战39天,总计圆满完成130万管核酸检测任务的河南省援沪核酸检测医疗队队员乘坐飞机回到郑州,受到来自省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