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汉墓现罕见陶仓装满小米,网友:穿越2000年的粮食,陕西汉墓现罕见陶仓装满小米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1、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考古人员最近在西咸新区大堡子村发现一座保存完整的汉代墓葬,出土100多件珍贵文物,包括鎏金青铜器、玉器、铁器等。
2、 令人惊喜的是,考古人员在墓葬西侧壁龛内,发现一个非常罕见的大型陶仓,这座陶仓宽约1米,高约80公分,体量巨大。
3、考古人员在陶仓内发现了满满一仓粮食。
4、为什么汉代的粮食还能保存这么久?古代农民都是如何储存粮食的呢?仓窖法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采用地窖或仓库储存食物。
5、这种方法多用于储藏大量的粮食、水果或蔬菜等。
6、一般来说,北方干燥土厚,多采用地窖法,南方地下水位高,气候湿热,多在地面设置仓库。
7、采用仓窖法储藏食物时需要解决防潮防虫等基本问题,其中防潮主要采取干燥通风的方法,防虫则采用日晒法和天然杀虫剂法。
8、密封法食物在密封的条件下,由于呼吸作用,不断消耗环境中的氧气,并产生大量二氧化碳,这种变化会反过来抑制食物的呼吸作用,使营养物质消耗减少,从而保持食物的新鲜程度。
9、密封法的贮存对象多以水果为主,可以利用容器、沙泥或蜡等,如在活毛竹上挖孔,将樱桃等鲜果放入,装满后将孔封住,可以储藏较长时间而不变质。
10、干燥法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离不开水,当食物中水分降低到一定比例以下就能抑制微生物活动,有助于食物的贮存。
11、干燥食物可以利用自然光照和风,如将牛肉切成细条,挂在阳光下的通风处,将肉晾成肉干进行保存。
12、当自然干燥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时,也会利用热能蒸发掉食物中的水分,如古人在荔枝采下后会先将荔枝在太阳下晾晒数日,直到荔枝颜色发生改变,荔枝核也比较干燥,再用火加热,直到核十分干硬为止,再进行储存。
13、考古人员在陶仓内发现了满满一仓粮食。
14、据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植物考古专家田多分析,这些粮食应该是粟,俗称谷子,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小米。
15、在汉代,小米是北方地区人们的主食。
16、下一步,考古人员还要对这些小米进行一个碳十四检测,来进一步分析这些粮食的相关信息。
17、一般都是会有粮仓的,而且他们一般也是会使用一些缸来进行储存粮食,这样的话也是可以防止它被风潮,不会影响口感。
18、古代人都会有一些地窖,他们会把东西放在地窖里面,因为地窖是比较潮湿的,而且也比较寒冷。
19、他们把粮食放到一些密闭的坛子里面,让粮食减少接触氧气,这样来提高粮食的储存时间。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上一篇:化龙巷论坛租房_化龙巷论坛
下一篇:最后一页
5月18日,记者在郑州市区的多家商超看到,除了商超大门外,商场内部不同楼层、柜台、餐饮店等区域入口处也都张贴了场所码。消费者扫码进入
5月17日,河南省南阳市博物馆,游客在观看春秋时期的青铜壶。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河南省南阳市多家博物馆开展线上线下活动,让游客感受
一条渠,绵延千里北上,滋润人间心田。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从此,甘甜可口的长江水奔腾不息地流经1432公里,流进千
5月14日下午,在上海疫情防控一线奋战39天,总计圆满完成130万管核酸检测任务的河南省援沪核酸检测医疗队队员乘坐飞机回到郑州,受到来自省
X 关闭
X 关闭